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小斯韻 >規範電子產品回收 為隱私安全加把鎖 正文

規範電子產品回收 為隱私安全加把鎖

2025-11-02 17:26:20 来源:含糊其辭網作者:夢劇院 点击:483次
【家電資訊-家電新聞 - 新聞評論,作者:編輯】

  還在擔心處理掉廢舊手機、電腦會泄露隱私信息嗎?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規範征求意見稿提出,回收廢舊手機、電腦等涉及個人隱私的電子產品時,經營者應當麵清理用戶個人信息,維護客戶隱私權,且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客戶相關信息。(《經濟日報》6月12日)

  看著家裏越來越多的廢舊手機、電腦,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樣的苦惱:不容易直接銷毀,想要出手把這些早已過時又占地方的東西賣掉或扔掉,卻又不無擔憂,畢竟上麵有不少自己和家人的隱私信息。雖說已刪除一些個人信息,可又難保不被回收商、買家或者其他人通過技術手段恢複,萬一被泄露出去,那可就麻煩了。於是,廢舊手機和電腦“隻進不出”,逐漸堆積成山,成為信息數字時代家庭的新苦惱。

  從法律的角度看,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是一項普適性的社會義務。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立法精神,即便是公民將廢舊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賣掉、送掉,或者扔掉,依附其上的個人信息仍在法律保護範圍之內,他人不得有侵犯個人信息的行為。但是,因為立法的定位相對抽象,並沒有針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過程,列出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條款,一些別有用心者就大打“擦邊球”,謀求不正當利益,給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帶來難以估量的危害。

  值得肯定的是,由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擬製中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規範,為這一難題提供了破解方案。個人信息保護法中的義務,僅是禁止性的義務,要求“不可為”,但回收規範卻是授權性義務,要求“必須為”,將清理用戶個人信息、維護客戶隱私權等責任,賦予回收廢舊手機、電腦等涉及個人隱私電子產品的經營者,抓住了強化個人信息保護的關鍵環節,經營者的“順手而為”,無形中將為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加上一道堅固的屏障。

  加強電子產品回收中的個人信息保護,僅僅是強化經營者的義務,對於公民個人來說,也要增強安全意識。一些專家也建議,在處置電子產品前,消費者應將其恢複為出廠設置,並通過正規渠道或平台來處理。作為廠商,可以在產品說明書中,告知消費者處理渠道。而職能部門也有必要加大宣傳力度,教會消費者如何有效保護個人信息。

分享



免責聲明:家電資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有部分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本站所轉載圖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業性質,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不承擔任何侵權責任。聯係方式:[email protected]

本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家電資訊網站主頁及各層頁麵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並完全同意。敬請諒解。




作者:常石磊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